前言: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一数学教研活动记录4 地点 : 教导处办公室 时间 2007年4月26日 内容:评蒲涛公开课
蒲涛:本节课由于对新教材把握不大好,所以上课时有很多欠缺,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杨丹:
1、教学节奏过快,内容过多
2、上数学课语言应该更简洁、规范
3、忽视学生的反馈,课堂中少有师生互动
4、口头表扬的词汇不恰当
5、教学体态仍需改进
王梅:
1、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最后却是自问自答,没有达到意想的效果 。
2、欠缺教学机智
3、语言的规范性欠缺。
4、过于关注黑板和教学,相应的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5、在请同学回答问题后不做任何评价。
6、语言走在思维的前面,最后教学步骤有点乱。
杨海清:
1、标准的独白式教学 。
2、以复习的方式导入,却不是学生在复习。
3、上课眼光从不直视学生。
4、课堂中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反馈 。
5、语速过快。
6、姿势站位的问题
龚德华:
1、总体较好,但是课堂教学中缺乏激情。
2、提问的语言不规范 。
3、对同学没弄懂的问题没有重点进行讲解
。
4、做例题步骤欠完整。
5、在关注上黑板做题的同学的同时应该关注其他的学生。
滕建平:
1、导入很有吸引力,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2、教学中口语问题严重。
3、用一个复杂的例子来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奇怪 。
4、数学教学中逻辑性不强。
5、用词不当。 张应春:
1、课堂教学、语言都缺乏激情
2、导入的目的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把教学的各阶段刻意强调
3、教学节奏不连贯
4、擦黑板的时候应该尽量把副板书擦掉,而不是擦掉正板书 。
5、在介绍简单方法之前,应该把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二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开学初我组以学区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确定了两个研究专题,将乘法口诀及除法两部分知识的学习,确定为本学期重点研究的内容。我们本着加强教学研究,注重课堂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结合年级、学科特点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计划。力求加强各校之间的合作,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新问题,挖掘潜能,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本学期我们进行的教研活动记录如下:
每次活动,老师们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并做好记录。作为一名区教研组成员,我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时传达给学区教研组的教师们,使每位教师及时了解区教研组活动内容、精神并在教学中努力尝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一次:活动时间9月16日
在此次会上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困惑,共同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第二次:活动时间9月27日
邱老师讲了一节《10以内的加减》;邱老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经过一次次的试讲,两节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发言、讨论、评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活动,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收效还是较大的。
第三次:活动时间10月15日
这次活动老师们听了三节课:《6的乘法口诀》、《东南西北》、《下棋》。通过听课,对比自己的教学,找到了差距,例如:《6的乘法口诀》一节,我们在备课时的想法与区研究课的设计思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从2—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引课,但我们在设计中对学生开放的空间较大,这样教师不好把握,而且对怎样在6—9乘法口诀的学习中体现乘法意义的教学还比较模糊,通过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学思路,明确了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第四次:活动时间10月26日
交流总结提高。在这次活动中,教研组的老师们将参加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体会进行了交流。
易老师说: 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把握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育特点,设计思路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邱老师:通过听几位教师的讲课,使我深深的意识到上好一节课,提问的重要性。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使教学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陈老师讲:我非常荣幸的在教研组里承担了一节研究课。通过这节课,不但锻炼了我上课的技能,同时,在我们教研的老师们真诚的提出我这节课的不足时,我又一次感到了收获的喜悦。尤其是一位老师就我课堂上的估算的处理提出的意
见,使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意识到原来在估算是可以有导向的。通过大家的研究,和相互的交流使我对我的课堂又有了新的了解,同时,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也改进不少,这节课使我收益非浅。
第五次:活动时间10月26日
我们五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开了一次教学研究活动。石老师承担了本次活动的教研课,她授课的是六上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整节课,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合于学生的自创题目情境中。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较好,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同时也适当选做题,特别是重点如何突破,难度如何化简准备充分,符合学情。
当天中午,进行了评课活动。在说课中,介绍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意图,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评课的老师分别从学生学情、老师提问及学生回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各环节用时等方面进行了评议。
第六次:活动时间11月4日
1、外出学习、培训教师作精神传达
2、组内研讨课的评课活动
第七次:活动时间11月10日
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运算的总目标 ……此处隐藏6533个字……班都有优生和差生,我常常听到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抱怨:“老师,上复习课真的很无聊,上课讲的内容我们都学过了,都会了。”可是,对于成绩差的同学却不一样,虽然都是学过的知识,但他们却有很多知识都没掌握好,甚至有些知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复习的时候,部分中下生还是“一头雾水”,一个问题反复习问了好几个同学还是回答不出来。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同学就觉得不耐烦了,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复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保证了一部分学生,而忽视了另一部分学生外的情况,造成了学生的"失业"现象。因此,我感到只有在复习课中做好"兼顾",解决好"失业"现象,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做到增效减负。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既让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中下生“吃得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整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呢?怎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复习的过程呢?带着这些问题,大家来谈谈复习课的教学经验。
总结: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类型的复习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应根据课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上好复习课,有赖于老师们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五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9月28日
活动主题: 提高学生两位数乘法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学生的计算水平较低,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问题,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各位教师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A:在训练中注意习题的精而少,尽量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利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B:对于学困生,在开始训练时注意速度要慢,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算理。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2日
活动主题: 如何系统地搞好期中复习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期中考试将近,组织数学教师讨论如何系统的有计划的搞好复习工作;
2、有的教师认为可以把知识以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的分类进行系统练习。组内教师一致同意。
3、有的教师认为,我校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应以课本为主线,以课本为阵地。
4、我们对于稍难的题,训练上应重视,但应注意量的掌握应该少。难度不能太大。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18日 活动主题: 期中考试总结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内 容:
1、本次期中考试各个年级学生都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整体水平正常。
2、学生存在问题:计算能力差,理解应用题能力差、基础一般的学生多,学优生少。
3、试卷难易程度来说,比以前较有难度,并增加了稍难的题。
4、以后我们应努力的地方: A:加强计算、速算能力训练; B:继续努力管理、辅导好学困生; C: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学优生培养、训练; D:落实课外小组活动。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负责人: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七巢湖市湖光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4年2月2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题:数学学习,让学生学会想问题。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以内容:
一. 观看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德江讲座《数学学习,让学
生学会想问题》ppt.二. 讨论所思所感:
褚红梅:《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双基到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王仁咏:能力培养方面由两能到四能,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夏丽珍: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就是让学生“愿想问题,会想问题。”
周乐翠: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能使人们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更精确、更深入得思考问题。汪卫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陈嫄:这节课的理论学习、讨论,全体数学教师受益匪浅。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数学教研活动内容记录【新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