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11篇)

时间:2025-07-13 07:13:01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11篇)(全文共18109字)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1篇《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的范文。

篇1: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是一个人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纯真的儿童更需要接触更多的自然的音乐。儿童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有一颗更善于倾听的心。要想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幼师应该在此点多发精力潜心研究。音乐教育应该把冗杂的知识系统化,把复杂的音乐明了化,教师针对儿童授课更应注意此点。一个国家的音乐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启超先生有句名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做为一个国家的未来,音乐启蒙教育这一块国家应予以高度重视。如今摆在我们音乐幼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如何推进落实音乐教学,并把它的地位和影响更好的展现出来。音乐启蒙教育要让少年儿童真正了解何谓音乐,真正发挥音乐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意义:音乐教学涉及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问题,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对儿童音乐的启蒙教育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儿童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任务,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教育则要尽音乐艺术之所能,发挥音乐艺术教育之优势来促进儿童的发展。音乐艺术之所能,音乐教育之优势,都可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中去探索,去挖掘。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既要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儿童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欣赏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音乐的声音确不具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但音乐能通过音调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基本含义。音乐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是一种表情性的音响。我们知道音乐艺术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声音,声音只为听觉接受,儿童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接触音乐,有了一幅音乐的耳朵,才能更好的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把音乐作为人的八大智能之一。这一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广泛而热烈的欢迎。柯达伊?左尔坦终生追求的目标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这个教育目标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他对于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是人的心灵的表现,音乐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文化绝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一个缺少了音乐的人来讲,他的文化是不完善。他还认为,好的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平衡、健康成长。这样培养出的儿童,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不管他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成为一个比音乐上无知的人更有用的社会成员。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近年来,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认知能力强弱差异,个性差异演化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要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1) 概述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2) 研究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3) 如何运用音乐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对策、建议、途径和方法等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步骤:

1)确定论文题目,写出报告,确定大概方法

2)查阅资料,实地调研

3)整理记录,研究出科学数据

4)系统分析访谈记录与调研数据,写出调研报告

5) 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方法:实地调研,科学对比,记录分析,成果论文

研究的进度安排:

2011年7月――2011年8月 搜集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2011年8月――2011年9月 精读并分析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做摘录和整理。

2012年1月――2012年2月 编写发放问卷,进行访谈。

2012年2月――2012年3月 整理、统计并分析问卷和访谈内容。

2012年3月――2012年4月 撰写论文。对材料进行综合,最后成文,形成初稿。

2012年4月 交至导师对论文进行指导修改,最终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郑品乐.音乐欣赏时教师如何“描述音乐” [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

[3]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4] 张道一.艺术学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5] 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6]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 [7]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杨立梅 李妲娜.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南出版社,2000

[9] 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10] 斯托洛雏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1]褚灏.养成“健全人格”,造就“艺术的人生”[J].音乐研究,2007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负责人:

年 月 日

相关文章推荐: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音乐专业硕士开题报告

3.计算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4.音乐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简化版)

6.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7.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8.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方法

篇2: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xx市xx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立论依据

……此处隐藏14192个字……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语言精练准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当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曲调、体验了歌曲的意境、享受了合作的快乐后,教师可以提问:“大家知道谁能先爬到葡萄树上吗?是蜗牛还是黄鹂鸟?谁会先吃到葡萄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兴趣盎然地讨论起来。通过与同学交流和讨论,学生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教授《新疆舞曲》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新疆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范跳几种不同民族的舞蹈,之后提问:“大家对新疆的了解有哪些?会唱几首新疆歌曲?新疆舞蹈的风格是什么?”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寻求答案,而且会对于歌曲的更有兴趣。而且,通过需求答案,学生会对作品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有更为充分的了解。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对音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听辨、想象和表达能力,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对高师音乐系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窦青;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xx-12-2610

2、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文山师专音乐系钢琴教学的思考向阳;刘琉;胡佳玲;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6-1510

篇10: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好的音乐会让人沉醉其中,有着人民音乐家之称的冼星海老师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再美的音乐在谱出美妙之前都是要做开题报告的,下面是一份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以参考。

论文题目: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实践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拟达到的目的: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吉他被誉为同钢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乐器之一。被认为是吉他艺术的最高形式。古典吉他细腻而多变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能诠释自如。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的吉他演奏家都为古典吉他改编过中华民族音乐,其中不少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国内外,不仅为古典吉他的曲目风格拓宽了方向,也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顺应这种形式,需要总结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实践,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为将更多的中华民族音乐改编为古典吉他曲和创作带有中华民族音乐特色的古典吉他曲提供参考。

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 中华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1. 中华民族音乐的形态

2. 中华民族音乐的种类和特点

(二) 古典吉他的特点

1. 古典吉他的音色,和声等特点

2. 古典吉他的演奏技巧特点

3. 古典吉他不同民族曲目风格的列举

(三) 分析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实践

1. 列举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乐曲。

2. 分别对乐曲改编前后的各种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剖析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可行性和特点。

3. 依据分析探讨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实践规律。 拟达到的目的: 通过总结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实践,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为将更多的中华民族音乐改编为古典吉他曲和创作带有中华民族音乐特色的古典吉他曲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古典吉他曲目风格的发展,并通过古典吉他演奏的中华民族音乐促进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播。

研究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下载曲目和曲谱

2.总结归纳与同学交流,并视奏相关曲目

3.由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并与同学讨论 步骤:

1.收集与题目相关资料

2.与论文指导老师交流进行论文写作的展开

3.归纳总结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研究工作进展计划:

某某年 3月 收集论文资料,开始写初稿

某某年4月-5月 完成论文初稿,接受中期检查

某某年5月 修改、完成论文定稿

某某年6月 完成论文《古典吉他演奏中华民族音乐的实践》的撰写

篇11: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p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p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p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p论文撰写;

5p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p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p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p真理原有资料;

3p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修海平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11篇)(全文共1810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