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电视片解说词(精选多篇)

时间:2025-05-19 07:12:21
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电视片解说词(精选多篇)(全文共11845字)

第一篇: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电视片解说词

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电视片解说词

苏北首个县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处戴楼镇戴楼村七联组境内,总占地193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总库容127万立方米,使用年限15年,计划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库区库容约为64万立方米,使用年限约为7.8年;第二期库区预计库容可达63万立方米,使用年限约为7.2年。目前,第一期库区已投入使用。

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于2014年初开始立项,先后邀请省建设厅等主管部门和省内知名专家从植被、地质、水文、气象、供电、给排水、交通运输、覆盖土源、人口分布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选址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最符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14)标准要求的戴楼镇戴楼村为填埋场建设场址,其主要优势:

⑴该场址距离城区9公里,远离县城水源地,垃圾收集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专业规划的要求

⑵该场址地下水埋深比较深,且有近30米厚的粘土可作为相对较好的隔水层,不会对地下水及周边水系造成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⑶该场址周边比较空旷,库区周围有树林形成自然防护带,通过对51户居民实施整体搬迁,实现了环评规定范围内无住户;

(4)该场址外部接电无距离,污水外排管道距离城市污水管网较近,场内较平坦、无水塘,工程投资相对较低。

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概算投资4844.73万元,于2014年7月按照国家一级填埋场标准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系统、雨污分流设施、监测井、填埋气体收集及处理装置等,2014年7月一期工程竣工,实际投入建设资金3800万元,并一次性通过了竣工验收。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包括:填埋库区土方、地下水导排防渗工程、渗沥液导排,场区道路,渗沥液处理,场外4公里排水管道,填埋气体导出、收集处理,计量设施,绿化隔离带,防飞散设施,监测井;配套工程包括:进场道路、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信、监测化验、冲洗和洒水等设施。一期工程还建设了用于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的办公、宿舍、食堂、浴室等设施,配置了具有国内领先、无人值守的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30吨静态电子汽车衡计量设备,配置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卡车、路基箱、移动拦网等填埋作业设备,配置了水泵站、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給排水设备,配置了洒水喷药多用车(9m3)、车辆专用清洗机、封闭式燃烧火炬系统等环保及填埋气处理设备,确保填埋场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14)规范要求运行。

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2014年8月经县环保局核准开始试运行,2014年3月通过消防设施、渗沥液处理设施及附属工程单项验收,此后并顺利通过总体工程竣工验收;2014年4月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填埋场的运行管理由金湖县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配置了填埋、污水处理、安全环保管理、技术维修等13名工作人员,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环境监测制度、填埋场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填埋场新员工培训工作规范、填埋场消杀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生活垃圾进场准入规定、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进场管理规定、污水管理员岗位职责、灭蝇员岗位职责、化验员岗位职责等,运行手册、运行日志、设备维护手册、计量台帐、环境监测台帐、场区消杀台帐等一应俱全。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14)规范要求运行,积极落实无害化垃圾处理工艺,具体做到:

1、垃圾检验。由垃圾中转站严格控制收集的垃圾种类,确保有毒有害的垃圾不进入垃圾中转系统,同时经常性地观察所倾倒的垃圾品种,发现问题垃圾及时清理出场。

2、称重计量。通过先进的垃圾自动计量系统对所有进场垃圾进行计量,建立有规范的计量台帐。

3、分单元填埋。填埋区通过雨污分流坝分成四个独立的填埋单元,垃圾通过钢板路基箱和卸料平台倾倒在填埋作业单元内。

4、垃圾摊铺压实。推土机顺库底坡角线方向从上而下将垃圾向纵深方向推铺成30cm薄层,来回碾压3次以上,如此反复,直至第一层垃圾顶部。

5、每日覆盖。每日填埋作业完成后,使用ldpe膜及时进行覆盖操作。

6、垃圾堆体。垃圾填埋层分为5层,目前仅完成第一单元第一层填埋作业,并进行了中间覆盖,保证了顶部形成2%的斜坡,便于更好地实现雨污分流功能。

7、场区消杀。对场外带进或场内产生的蚊、蝇、鼠类带菌体,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喷药消杀,加强填埋工序管理,及时清扫散落垃圾,及时清除场区内积水坑洼,减少蚊蝇的滋生地;对垃圾暴露面上的苍蝇,一般采用药物喷杀,喷杀时机一般选择在早晚天黑时进行。在填埋场生活区,室外采用低毒低残留药物喷雾灭杀,室内采用家庭使用的杀虫气雾剂灭杀。

8、飘扬物污染控制。对填埋场内作业表面及时覆盖;种植绿化隔离带控制轻质垃圾飞扬扩散;在填埋单元下风头设置移动式防飞扬拦网;洒水车对场内道路及作业区采取定时保洁降尘。

9、渗沥液处理。采用mbr+nf并预留ro位置工艺,保证出水监测数据完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10、环境监测。利用先进的bod、cod监测设备及进口的便携式气体自动分析仪,定期对渗沥液、大气、地下水、地表水等项目的主要指标进行监测;委托金湖县环境监测站对bod、cod等多项环境监测指标进行定期监测。所有监测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获得了连续、完整、准确的监测资料和报告。

11、安全管理。场内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各种安全警示标识醒目规范,劳动安全防护用品配备齐全,主要有场内限速标志、禁烟禁火标志、禁止攀爬标志、防护围栏等;填埋场运行至今,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12、档案资料。各种建设、运行资料规范齐全、正规,分类清楚,目录清晰。

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式运行以来,一直秩序井然,有地优化了全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金湖之所以能建成苏北首个县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这是由于金湖有一支坚持科学发展、践行执政为民的领导班子。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之所以能顺利建成,这是由于金湖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工作,多次实地视察工程建设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当然,金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之所以能顺利建成,更是由于得到了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淮安市政府、市城管局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

第二篇:电视片解说词

狂水河畔的明珠

——王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片解说词

责任编辑:薛连香摄像欧国五编辑制作:欧国五 (片头出:狂水河畔的明珠: ……此处隐藏7526个字……程是防止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外泄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重要措施,它一般包括填埋区的防渗和渗滤液调节池的防渗。本工程采用的防渗方案为垂直,即在渗滤液可能外泄的地下通道上采用构建防渗墙、帷幕灌浆等工程来防止渗滤液外泄。垂直防渗方法适用条件为场区一般是地下水贫乏,岩层透水性、富水性差,一个小的、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周围除

谷口外,地下水分水岭较高,能防止填埋场垃圾堆填后,渗滤液不会越过地下分水岭向邻谷渗漏,或者地表分水岭处地层为相对隔水层,可以阻止渗滤液向邻谷渗漏。

杭州天子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区地质情况如下。填埋场位于杭州半山区沈家滨西侧的青龙坞沟谷中,是一个三面环山,向nww 方向开口的山谷,填埋场位于山谷的东端,填埋区长约300m,南北宽约300m。由于侵蚀作用,填埋场可溶性岩层只分布在中部的向斜轴部和北东分水岭部位。由分水岭向填埋区方向(由新到老)分布的地层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地表有溶蚀裂隙,1999年在东北角地表分水岭处补充勘查时,在灰岩地层中发现有充填溶洞;石炭系下统至泥盆系下统的一套碎屑岩系,主要为含砾石英粗砂岩、黑色炭质砂质页岩、杂色粉砂质页岩、石英中粗砾砂岩、细砂岩等。在沟谷中心有厚数米至10余米第四系堆积物,有碎石、块石、砾石组成的亚黏土和亚砂土,上部为结构松散的全新统洪积层,下部及两侧山坡为上更新统坡洪积层,黏土含量增加,泥质、铁锰质胶结紧密。场区断裂主要有f2断层,控制场区山谷的形成,在截污坝勘察孔zk13中可以见到,在相距5m的zk14中就未见到,可见断层带影响范围不大,在钻孔压水试验时,断层无异常水文地质现象,单位吸水率ω=0.019~0.02l/ (min·m·m)。场区基底岩层含风化裂隙,岩层透水性弱,沟谷中基岩裂隙水水位高出第四系孔隙潜水位2~4m,表明第四系底部透水性更弱,有一定的隔水作用。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低于地表0.2~0.3m,上部渗透系数k=0.122~0.133l/ (min·m·m)。底部k 值更小,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填埋场区水资源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绝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由于风化裂隙常随深度增加其透水性减弱,故地下水与地表径流一致向沟谷汇流,当地下水运移受阻时,地下水上升冒出地表形成泉水转化为地表水。场区各沟谷受不透水岩层的控制,使各沟谷之间同时构成了地表和地下分水岭。因场区为一小的、独立的水文地(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质单元,所以在填埋场形成后,其产生的渗滤液一部分被渗滤液收集系统收集,另一部分渗入场区地下含水层,向下游扩散。

根据填埋场总平面设计,调节池设在垃圾坝下游的地下水总出口通道上,场区内的地下水及渗入地下水的渗滤液都将汇入调节池,因此,可以利用帷幕灌浆截断调节池与下游地下水的水力联系,防止调节池中的渗滤液及其上游的地下水向下游排泄,防止污染调节池下游地下水。由于截污坝处两岸地下水水力坡度较陡,截污坝下用较短的防渗帷幕(设计截污坝长80m,帷幕向两端各延长22m 和48m,共长150m),就可保证上游地下水和渗滤液得到有效拦截。当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尚无规范可循,所以借鉴水利部门有关标准而又高于水利标准进行设计,本工程在帷幕内外水位差只有0.5m的条件下,采用单一水泥浆液,帷幕结束标准定为灌浆后压水试验ω≤0.03l/ (min·m·m)。在截污坝下及f2断层带附近,用双排灌浆孔,两端延长部分为单排孔。

(3)清污分流

为减少垃圾渗滤液产生量,降低渗滤液处理成本,设计对填埋区外的未受填埋垃圾污染的雨水和垃圾渗滤液分别收集。

① 雨水排放系统 在场区设置了一套完整的防洪排水系统,截洪沟按十年一遇流量设计,按三十年一遇流量校核。填埋场区的排雨水系统按其排水方式分为两种。

a.截洪沟 截洪沟包括165m环库截洪沟,140m、115m和90m库内分区截洪沟。环库截洪沟设在南北两侧山坡的165m标高上,截排未与垃圾接触的雨水。结构为浆砌块石矩形沟,断面尺寸宽1.0m,深1.5m。环库截洪沟在渗滤液调节池上游分为内沟和外沟。

库内分区截洪沟共三条,分别设在库内90m、115m和140m高程上,也均分为南北两段。其作用为尽可能排出未污染的雨水,减少垃圾渗滤液。未受污染的雨水通过环库截洪沟的外沟排入下游地表水体,分区截洪沟被垃圾覆盖时则改为盲沟收集垃圾渗滤液,并通过环库截洪沟的内沟进入渗滤液调节池。

b.排洪井 设计设置了3个直径为3.8m 的排水井,顶部标高分别为65m、76m 和97m,用于排90m以下山坡雨水,井壁随垃圾填埋上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弧形板块嵌封。作业面高于90m时,排水井管改作收集渗滤液的干管。

② 渗滤液收集系统 渗滤液收集管网根据垃圾填埋的不同高程分五期设置,并根据填埋区域的不同设置了三根干管,从而形成了北区、中区、南区三个相对独立的排渗滤液管网,这三个区域没有确切的分界。从平面上看,主管是干管的分枝,主管的间距不小于

100m;支管间距为40~50m,毛细管由支管引出,间距在10m左右。整个排渗滤液管网形成一个空间的立体网络。由于在排渗滤液时,会渗入甲烷等气体,所以在主管和干管的连接处,设置了通气孔排出气体,有利于渗流。渗滤液收集管有毛细管和支管承担,直径分别为15mm和150mm的pvc硬花管。渗滤液经支管流入主管后,通过主管和干管迅速排入渗滤液调节池。主管和干管分别为直径230mm和4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

(4)垃圾坝

为使垃圾堆积体稳定,在填埋场最下端设置垃圾坝。垃圾坝设计为透水堆石坝,坝高14.5m,坝顶宽4m,以满足运输车辆通行的要求。垃圾坝外坡1∶1.5,内坡1∶2.0。内坡及坝基均铺设土工织物的反滤层,渗滤液可通过反滤层渗出进入渗滤液调节池。

(5)渗滤液处理

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排放是垃圾填埋场达到卫生填埋场的重要保障,也是避免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的重要措施。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nh3.n、ss等。

① 渗滤液的水质和水量 垃圾渗滤液水质受垃圾成分、气候、降雨量、填埋工艺和填

埋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设计采用的渗滤液水质为填埋场典型值,天子岭填埋场渗滤液设计值为codcr6000mg/l、bod53000mg/l、ph 值6~7。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为codcr≤300mg/l、bod5≤50mg/l、ph 值6~9、ss≤100mg/l。根据填埋场的汇水面积、填埋工艺及当地降雨资料,确定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量为300m3/d。为调节渗滤液处理的水质和水量,设计采用24000m3 的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

② 渗滤液处理工艺 根据杭州市填埋场渗滤液水质预测,填埋初期垃圾渗滤液codcr10000~15000mg/l左右、bod5/codcr=0?4~0?6,属于生化性较好的有机废水,为了降低处理成本,设计采用活性污泥法为主的生化法,并辅以物化法进行深度处理

《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电视片解说词(精选多篇)(全文共1184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