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中国感动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1他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是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秦山核电二期国产化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名字写进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核动力科学家,革命先烈彭湃次子——彭士禄。
2017年10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庆功厅隆重举行了“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彭士禄和黄旭华二人荣获该基金的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囚犯娃娃”终于来到延安
1929年,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的父亲彭湃牺牲,那年彭士禄四岁,而母亲蔡素屏英勇就义于1928年。
失去双亲的彭士禄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被送到老百姓家里寄养,在潮安、金砂乡一带,穷苦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护卫着他,先后辗转几十户人家,最后被送到潮安县彩塘区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1933年,潮安县委书记叛变,8岁的彭士禄被国民党作为“小政治犯”抓捕入狱,得意的国民党曾登报并刊登照片,特以醒目的标题“共匪彭湃之子被我第九师捕获”以示庆功。
1935年,彭士禄囚禁释放后回到潮安,沦落为乞丐,继续寄居群众家里。翌年夏天,不满11岁的彭士禄再度被捕。这一次由地下党组织安排祖母周凤通过彭湃的战友将其营救出狱,此后彭士禄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香港、澳门学习和生活。直至1940年,周恩来派副官龙飞虎找到了彭士禄,经桂林到达重庆。
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彭士禄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周恩来见到彭士禄时凝视了一阵子,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说:“终于把你找到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要继承你爸爸的遗志,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15岁的彭士禄来到了延安。这个童年颠沛流离,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的少年,自此在革命队伍中经受锻炼,茁壮成长,于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功使中国首个核潜艇驶向大海
20世纪50年代,在与父亲相仿的年龄,彭士禄到苏联留学。从此,彭士禄与核动力这个神秘的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苏联打下坚实的核动力知识基础,孕育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优良种子。
1958年中国研制核潜艇工程上马后,这项工程和研制原子弹一样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当年中国曾寄希望苏联给予核潜艇研制技术援助,但苏联没有答应。此后毛泽东便表态:“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如此决心下,彭士禄接过了此项任务。核潜艇研制涉及23个省市,2000多个单位,4万多台设备,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影响到全局。
1967年8月,聂荣臻给周总理汇报后,中央军委以“特别公函”方式,发出了核潜艇研制进度的动员令。核潜艇研制大亮绿灯,生产开始恢复。彭士禄感叹地说:“这是特殊年代的一场特殊战役,为使核潜艇搞成功,中央有决心,周总理亲自抓,聂老总冲锋陷阵,我们做好具体工作。”这一年,彭士禄被任命为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基地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1970年7月,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听取彭士禄等人对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专题汇报。周恩来听得非常仔细,并作出重要指示。汇报结束,周恩来特意握着彭士禄的手说:“小彭,记住,你姓彭,你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姓换名!”
1970年8月30日,中国第一座潜用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首次达到设计满功率。接着彭士禄投入到造船厂负责核动力装置安装、调试、运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通过三年的试验和试航,1974年我国自己研制的国之重器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使用,酿造了中国“核动力”雄浑壮丽的辉煌。
核动力领域的“垦荒牛”
彭士禄被誉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垦荒牛,从潜艇核动力,到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到秦山二期核电站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
1983年初,彭士禄受命担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筹建的总指挥。他在不到15平方米的蛇口招商局的房间里,早晨吃方便面,中午吃秘书买来的快餐盒饭,埋头在桌上亲自计算了100多个大亚湾核电站的主参数。
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快马加鞭地干,在两年内就完成了修路、修建淡水库、征地移民、施工用电、破土动工等工作,并组织与外商进行各种技术、经济谈判。香港中电公司港核投的董事长石威廉先生在一次与我国国家领导人会见时说:“与你们谈判最难的对手就是彭士禄,他太强了,技术、经济都懂。”
1988年后彭士禄又担任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董事长。如果说秦山核电站的建造成功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那么秦山二期,则是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当时的中国,在工业基础、建造水平、材料及管理诸多方面均与国际上有很大差距。导致这个采用国际标准、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核电站,注定要与艰难为伍,以坎坷为伴。当时,彭士禄仔细地计算了60万千瓦核电站的主要参数、技术、经济数据,编制的“一级进度表”得到了美国专家的极大赞赏。为了筹集资金,他与国务院核电办公室的同志一起,在一周内跑了三省一市……
彭士禄以他独具的个性、超凡的胆略,在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昂扬拍板,将中国国防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施工技术超群的核工业二十二、二十三公司,5000人挂在嘉兴市的临时户口,由秦山二期出资,全部落户到海盐,不仅满足稳定了秦山核电工程队伍,解决了历史上建筑施工单位建完就走,满地游离的困境,为工程建设者提供了固定的生活家园。这是几代人沉甸甸的嘱望,一份责任担当。
高度的责任心、倔强的精神,使彭士禄克服了重重难关,直到最后胜利。
荣誉当属于核事业人
三十年过去了,正是这支中国核电的建设队伍在海盐建起了九座核电机组,现在的秦山已不再有山野的鸟鸣和不奇的峰峦叠嶂,而是变成了中华大地上核电机组最多、堆型最丰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核电能源基地,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造福。这支队伍从海盐走出去,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地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核电站。
中国没有忘记,人们没有忘记,与中国核潜艇、核电国产化相伴一生的彭士禄,2017年著名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评委会全票通过,授予彭士禄科学与技术成就大奖。
彭士禄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在这项事业中,他和他的同志们一样,勤奋努力,尽职尽责,做了添砖铺瓦的工作。“此项荣誉和成绩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事业人。我已决定将此奖项的奖金全部捐献给组织,用于奖励那些为核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精尖人才,为核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尽一份我的力量。”
从烈士的遗孤到中国核动力科学家,彭士 ……此处隐藏4565个字……多是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如何在充满负能量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内心的一份静气和正气,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改初心,有一份文化艺术的寄托,实在是很受用很有效的,这也是父亲教给我的。
当年,父亲决定接手艾滋病犯监管工作时,我与母亲并不知情。直到一天吃晚饭时,母亲拿着一份报纸质问父亲,问那个照片上的背影、那个报道里的毛警官是不是他的时候,父亲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慢慢道出原委、说出实情……母亲慢慢地接受了父亲选择的工作,只是不时地叮嘱他在与艾滋病看管对象接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那几天晚上,我总想起一个以身饲虎的佛教故事,父亲的选择虽然没有故事中的王子这么壮烈,但我觉得,他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巨大勇气和善意。这令我有一种源于亲情的骄傲感。
父亲为了更好地做好监管工作,在与在押人员接触时,不戴口罩和手套,不穿防护服,监室里发生的种.种危险情况,他从不告诉我和母亲,这无非是不想让我们担心。他的云淡风轻,是把对家人的爱深埋心底,是另一种爱的方式。现在,作为儿子,也作为警察,我想我可以而且开始深深地理解他了。
记者手记
老毛是高墙里的一股暖流
记录这样的人民警察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我采访过不少先进事迹报告会,这次,第一次从台下采访改成了台前宣讲,向大家介绍我认识多时的采访对象毛卓云。
老毛的战场没有刀光剑影,却也凶险无比,他的课堂没有讲台话筒,却也教化心魂。高墙铁门,是要锁住邪恶与流毒,却并不遮挡他将正心正行的光亮照进人性的黑暗。即使这样的过程,如行走于坚冰,他也要破冰而行。
自从宁波市看守所设立专门的艾滋病犯监区以来,我就想去采访,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直到20__年,才得到许可,走进禁区,也认识了老毛。老毛质朴、健谈,平实的语言里透着邻家大哥的亲和力,给人很强的信任感。在这坚壁高墙中,他像一股暖流,他那并不伟岸的身躯,总是散发着强大的磁场,有一种无形力量。
我们媒体的报道采写一开始定位在设立艾滋病犯监管的角度。但几次接触,我发现这个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老毛”的质朴警官,才更应成为焦点。
老毛是一位警营里的学者。在12年的工作中,他几乎每天都要和艾滋病在押人员谈心,每次谈话和心理疏导后,他都会将对方的心理反应、情绪变化等记录在册,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研究素材,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而可操作的“五心法”。他五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笔记,无论从所耗费心血来看,还是作为可资研究的一手资料而言,都弥足珍贵。
老毛也像一位医者。他用学到的知识首先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做通了身边相关人士的思想工作。他更在工作中,为每一名监管对象寻找和研制独门“药方”。
老毛还是一位师者,对在押人员,既授业又解惑。比如有一批艾滋病犯是文盲和半文盲,老毛就给他们准备了纸笔和课本,还手把手教他们写字认字,给他们讲道理说文化,监室成了文化补习班。
老毛更是一位善者。病犯对老毛如父如兄如师如友的信赖,称老毛为“毛校长”“毛老师”“毛爸爸”,无疑是因为老毛的善心和善行。无论是拥抱狂躁,安抚哭泣的病犯,还是陪着病犯尽孝,善心和善行总是相辅相成。而每一次接近病犯,都如同接近黑色的魔障啊。
当然,老毛用时间和实践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忍者。12年来,监区里的在押人员一茬茬地换,不换的,是老毛。他很喜欢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几乎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践行初志的最佳总结。
老毛无私无畏、坦诚质朴、真心善行,他也正是千千万万普通警察砥砺前行的代表。记录这样的人民警察是一个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我很庆幸,能认识他,用我的笔记录讲述他的故事。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5今年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2008年,她用从各方筹集到的资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的女孩。12年来,已经有1800多名女生从这所学校走出,考上大学,实现梦想。
每天清晨刚过5时,华坪县女子高中学生们的一天都是从校长张桂梅的喇叭声中开始的。
5时30分开始,读书声就会陆续在学校各个角落响起。这里的女孩都来自贫困山区,基础差、中考分数低,要想考上大学就需要付出更多。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去世后,她申请从大理来到华坪县教书,没多久就查出身患肿瘤,让她没想到的是,华坪县妇联为了救她发起了募捐。
张桂梅在山区家访时发现很多女孩早早就辍学在家、嫁人生子,延续着贫困,她想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女孩能够继续读书、考大学、改变命运。2008年,张桂梅在县里财政和各方支持下创办了第一所女子高中。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她也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
现在张桂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多种疾病让她每时每刻都在咬牙坚持,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
目前,丽江市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子高中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中国感动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6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终于在20__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国感动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