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精品的古诗词【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优秀的古诗词 篇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
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牧童》
(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
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 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4、师配乐范读。
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
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
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
二、学习《舟过安仁》
(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
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
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
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交流探讨。
(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
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
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三)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 。 村居》
第 二 课 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
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
6、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 ……此处隐藏3128个字……
①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
②路转山回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征篷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⑤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抢答题:
①溯游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②剪不断,是离愁,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④安得广夏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夜来南风起,五月人倍忙。田家少闲月,小麦覆陇黄。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记忆力
(一)补充上、下句: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隔江犹唱后
庭花。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b组: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
②,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
④,拄杖无时夜叩门。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
抢答题: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②,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蓬山此去无多路,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诗前4句或后4句,或词的上片、下片,或整首诗
比赛规则:
此环节全是抢答题,答对一题+4分,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2分。对方队员补充正确+2分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上片
②陆游的《游×××村》的前4句诗
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片
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后4句诗
⑤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整首诗
第三回合——测测你的理解力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我们常说“几个人在一起,—定有人可作我老师的”可用《论浯》中哪句来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担忧与思念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过零丁洋》中概括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组:
①《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思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夜雨寄北》中我们常用形容好友相聚,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思念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游×××村》中哪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极言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山峰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优秀的古诗词 篇九1、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3、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4、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5、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
7、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8、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张淑芳《满路花·冬》
9、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10、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1、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4、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15、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刘向《九叹》
1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17、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1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9、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20、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优秀的古诗词 篇十一、《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二、《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三、《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精品的古诗词【新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