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化学期末总结多篇

时间:2025-07-19 07:11:35
化学期末总结多篇(全文共35127字)

[前言]化学期末总结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高一化学期末总结

高一化学期末总结

高一化学期末总结

2017年-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我担任了高一(1)、(2)、(7)、(8)班的化学科任其中(1)、(2)班是理科班,(7)、(8)班是文科班。一学期来,我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如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高一化学必修1模块的教学。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要系统,但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差,因此我在备课时,参考和分析了很多有关资料,尽量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认真写好教学纲要,尽量使知识点的教学有条理性,学生较易学和理解。同时课后及时对刚上完的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记录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届新高一,学苗质量不高,学习基础差,有些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甚至厌学情绪,上课听不懂,或者不听甚至上课讲话。面对如此学情,碧血上课强做好各方面准备,知识方面,心理方面。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增添了不少实验和有关图画,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播放一些实验影片。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还严格要求学生,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强学生的实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因为前几年一直在高三教学(教材、教法还是老模式),第一次教新课材,经验不足(不知道新教材怎么教),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难度控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

时,多听同科组老师的课(尤其是同级的老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四、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都提前几天把手里资料看一遍,题做一遍,为了防止学生抄答案,并同时要求学生在习题上直接修改,把错的选项修改过来,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五、根据学生实际,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教的二个班中,大部分同学上课还是很认真(因为我是班主任),学习劲头也较浓,只是个别班后进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也就差,有些学起来就没信心,更不想去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找他们个别谈话和分析他们的作业、试卷了解原因,对于对化学不感兴趣的,我就用一些实际例子跟他们说说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或聊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没有努力去学的学生,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由于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一类的学生,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同时,后进生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在作业或练习或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想教好书,尤其是要上好新课标的课,得不断的充电和不断的学习,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优化处理教材的能力、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的能力以及进行良好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教学中,平时多阅读一些不错的化学杂志,如《中学化学教与学》、《化学教育》等。学习其他化学同行的先进经验和进行教学交流;同时认真进行教学总结,写好教学后

记,并及时整理有关资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学经验不足,在教材处理和难度控制上有时不当;有时时间较紧,上课语速过快,学生消化不及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改进不足之处,争取更大的进步!

高一化学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5、16班共2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 ,下面就本人的

工作作一个小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分组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在课堂问题的设置时,难易结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满足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

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 ……此处隐藏33687个字……: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5.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2)还原性:co+cuo△cu+co2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单元:燃料及应用

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a.可燃物b.氧气(或空气)c.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a.消除可燃物b.隔绝氧气(或空气)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a.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cao+h2o=ca(oh)2放热反应

2、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蓝色火焰)

(2)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优点:

a.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化石燃料

c.促进农业发展

(3)新能源:氢能源(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

1.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a.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b.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c.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份都是铁,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相溶性”等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3.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4.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b.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化学期末总结多篇范文。

《化学期末总结多篇(全文共3512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